查看原文
其他

O专栏 | 八卦下:那些协作共学小组现在都怎么样了?

从经验中开花的 协作者后花园
2024-08-24


善导自今年3月底O计划招募贴推出,获得了大家的热烈参与,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不同地区对协作感兴趣的伙伴们像雨后春笋般自组织起来。


每一个小组都是由3-5人发起并组建含有10-15名成员的学习团体。为了可以深度跟进和提供长期支持,我们最终筛选出14个“O计划”小组,并组建了11人的协作者团队对小组进行分别跟进支持。另外为了让更多的伙伴有机会能参与其中,我们同时开放了名额给16个“围个圈”小组,同样提供《发展协作能力的艺术》小册子、微课、线上反馈、共同探讨等支持。


那么近半年过去,这些小组现在都怎么样了呢?

(点击上图放大更清晰)


上面的地图可以看到,有的小组不断解决阻碍而顺畅发展,也有的小组在内部共同决策后最终选择合并/退出。


从最初集结发起到现在走过的近半年时间里,每个小组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轮流设计并带领小组学习、讨论碰撞中共同议事、成员间相互陪伴和支持。


不管经历如何,都是一次参与的过程。大家对于小组运作、参与的理念、协作技术、读书会的设计带领等方面,都有各自的故事和实践反思。我们相信,这些都是促进学习的资源,值得被真实地呈现。感谢发起人和小组伙伴们的分享、以及协作者团队的跟进与反馈,让问题可以被共同探讨,经验可以被总结梳理、相互借鉴,也让O计划未来能够走得更好。




“好想看到别的小组是怎么运作的!”

“我们小组遇到困难,别的小组也有类似情况吗?”

“其他小组是如何解决的?想听到更多故事分享。”

“有没有什么他人经验可借鉴呢?”

“半年后,我们小组在困惑接下来怎么走。”


以下是抽取出来的三个小组案例:从发起人的视角,呈现更多真实落地的小组共学经历、以及故事背后宝贵的经验反思,期望这些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案例一:北京的发芽小组

小组概况:原来独立发起,招募迅速,但后来因推动困难合并入另一小组,现在比较活跃与稳定

采访者:跟进的协作者Heaven

受访者:志超--北京发芽小组的发起人之一。

(志超:“我负责招募组员、拉拢其他发起人、和善导的对接沟通,同时作为某期协作者设计带领小组活动。”)

(发芽小组的第一次的小组聚会)


Heaven:小组当前的状态是怎样的?

志超:(北京)发芽小组和(北京)帝都Peer小组是合并学习状态,我的身份由发起人向参与者和协作主持人转变。Peer小组人数多,发芽小组合并过去的组员有5人。学习进度由Peer小组发起人负责,我的任务变得更轻松了,学习热情也有所提高。

Heaven:由于什么原因你们发芽小组决定要合并出去?

志超:组建时忽略了时间规划的问题,导致第二次协作更改了三次时间都没能成功开展。大家共识认为,协作的学习是否在发芽小组并不是重点,于是随后去找Peer小组的发起人联系合并问题。

我忽略了要统计大家的学习意愿,即他们对学习协作的热情,在后面的协作中有人可能由于动力或档期原因未能参加协作。招募和第一次协作都很顺畅,但在第一次协作时没有去观察大家的意愿,后面也不容易知道大家的参与程度和希望的投入程度,所以出现了第二次的情况。


Heaven:当时小组成员招募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志超:现在发现当时的招募顺畅是假象,我为了组建小组忽略了很多东西,有些匆忙。

当时我在善导的群里找到了一些伙伴,一些没有找到小组的人我就积极地把他们拉过来。人数仍然不够,我就从机构里找了一些对协作感兴趣的4、5个同事。而由于有小组名额限制,同事所在小组未能报名成功,我就把他们也拉过来。于是小组人数迅速达成12人。

小组中需要3-5名发起人,人员选择上是比较随意地选择了几个人,实际上我和他们都互相不了解发起人的职责,后来这个职责全部变成我自己的事

Heaven:小组组建得比较仓促,你甚至没有时间去看清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是吗?

志超:那时候是为了完成任务,很多事情没意识到。第一次协作我是协作者,人员、流程、期望都比较乐观,大家都愿意为小组做贡献,这些情况都不错。但是当时没有定下发起人,因为我当时不希望有人因为报名早等原因获得身份上的便利,于是还刻意回避了发起人的职责、和组员之间的差别。


Heaven:如果你有机会重新启动学习小组,你会有什么不一样?

志超:我可能不会再把自己的预设憋在心里而最终把自己孤立出来,我会选择坦诚布公,去相信其他发起人和组员能够接纳我的顾虑,并且一起去想办法。另一点是寻找其他发起人时,不要“被发起人”,而是先让大家说出对协作、发起人职责的想法,达到互通的目的。还有我也在纠结如何让大家融入、积极参与,让其他发起人也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而不是像现在由于已经答应我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Heaven:你说了很多不顺畅和挑战,有好的经验分享吗?

志超:在过程中,有三点可以分享。

1. 在发起人中,欣然(小组另一位发起人)给了我很多支持,我们像“发起人中的发起人”, 遇到困难时都愿意和我积极讨论、寻找解决方法,这让我感受到我们是核心发起人、有相互支持

2. 在协作过程中,大家讨论期望时有很高的共识,包括都希望学习协作、通过协作扩展圈子认识新朋友。在协调时间时,画一周时间表,让大家填“正”字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所以很高效地选择了时间。

3. 在失败中得出的经验是要放下一些挫败感、自尊心,和组员讨论小组面临的困难、解决方法、是否要合并学习。这么做之后小组的问题很轻松地得到解决。我体会到了作为发起人的不易,大家更能互相理解,合并之后特别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




案例二:广州的凿孔共学小组

小组概况:成员是不同能力的参加者,彼此熟悉;目前基本保持每两周一次线下共学;

采访者:跟进协作者朦朦

受访者:小倩--广州凿孔共学小组发起人之一。

(小倩:“我负责协调、记录,和组员们一起商量怎么分工和带领。”)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小倩和凿孔小组的伙伴们)


朦朦:小组是如何启动和招募的,你是怎么做的?

小倩:感觉是自然发生的过程,身边原来不少的朋友都是有了解过协作或者有实践过的,因此当我说起要带小组的时候,他们就比较感兴趣想要加入进来。因此没有太提招募的事情,就已经招够了人数


朦朦:小组当前的状况?

小倩:我们商量决定每两周一次线下聚会轮流带领。大部分会按照原先定的流程和日程表来做。但也有一部分的朋友因为各种原因,比如:

1. 精力有限;另外,选的时间段是晚上,成员中有妈妈,需要照顾孩子,参与度会相对低一些,时间上未必能适合所有人;

2. 为了顾及不同能力的朋友(如使用轮椅/视障的朋友),选择了大家都相对熟悉的、利于出行的场地,但有的参加者就会觉得路途遥远

解决方法:为了让不在场的人也能尽量参与,线上分享资料,并且也听了你(指朦朦)的建议,让他们也能线上把自己的想法加入进来。


 

朦朦:你觉得现在小组的运作是顺畅的吗?有哪些好的经验呢?

小倩:整体顺畅。准备的时候,也会共同讨论采取什么样的主题和方式。

1. 大家默许这个过程是练习,而不是追求完美,感觉到安全,愿意去尝试,即是错了也没有关系

2. 大家心态比较开放,也愿意尝试不同的主题小组成员来自不同背景,大家愿意去听自己并不熟悉的议题。我们这两次有聊过“你现在工作的状态”、“期望”……之前选择的是蛮多共性的主题,希望大家工作里面都有用到。大家在选择主题的时候会考虑小组里不同的人,让话题跟每个人都有关系。

3. 小组成员一半以上是恭明的朋友,彼此比较熟悉,对协作感兴趣和想实践,哪怕一次没有来,下一次还会来参与。本来就有一定的向心力在。


 

朦朦:作为发起人,你感到小组在运作上遇到什么困难吗?

1. 团队分工、合作筹备与带领

课程准备上,之前没有考虑到“小白”和已有经验的朋友去准备是不一样的。我后来的方式是,邀请看谁还愿意一起去准备的。困难的是,大家时间上不容易安排,而我去邀请的话也不会有稳定的搭配。


2. 作为发起人支持协作者去筹备

我对协作会有一定的期待。伙伴们在带领或者筹备的时候,我可能会和带领的人谈课程。但我不确定这样的方式/建议是否是可以的,也担心带领的时候会不会达到效果和大家的期待。我在想,是否可以让大家每一次过来都能有比较多的收获。我不会去干预很多,但依然有淡淡的担忧。既想让大家放手去做一些尝试,又想让效果更好。


3. 小组团队建设与感情维系

大家彼此都很熟悉。可是也因为这样,没有花很多精力去做维系或者团队的部分,感觉缺少了什么。比如前期有一位很有心的伙伴,TA蛮想学,而且小组名字也是TA起的,但是后期却因为没有精力参与而退出了。我觉得有点可惜。我想会不会是小组给TA的感觉比较松散,TA也没有精力顾得上所以就退出了。小组中有妈妈,但是要带小孩,也是有比较多经验的。我希望她能参与进来,但是对于已经有家庭的妈妈来说就会比较困难。



朦朦:对下一阶段的小组运作有什么想法?

小倩:我们小组有几点想要调整的地方。

1. 小组成员的流动,加入与退出机制

当时发起的时候和其他伙伴谈的时候是觉得先尝试一下----有的伙伴是想持续,有的伙伴是半年或者前三个月参与多一点,后面会离开这个城市。主要是线下面对面地做,线上信息上其他伙伴可以参加进来。如果没有时间继续下去的话可以再调整。这个过程中,小组也在变化,有的退出,有的进来。会看大家持续的时间和热情。感觉有人有热情在做事情就好了。


2. 团队的分工合作上

在做筹备的时候,可能会再加多一个人去跟带领的人共同筹备。频率上也和大家重新商量。


3.  主题的选择,怎样去用这本小册子

原本的设想是按照书走,但可能有困难的地方:大家很难把整个话题都讲,比如用协作来探讨协作的价值在哪里,就感到很困难。调整的想法是,未必要做书里面主题的事情,但是可以由带领的协作者选择一个熟悉的部分/议题做了之后,我们再找出和书里面主题相关的再一起讨论。目前在尝试是否是有效的。前两次的活动,做了一个带领,但是里面包含了不同的部分,比如协调大家的期望,设定培训场景的部分。每一次共学,不只是出现一个(书中)主题的东西,感觉可以这么调整。




案例三:北京的同行者共学小组

小组概况:成员分布在5个时区(国家),聚会不便;目前基本保持每3周1次线上协作共学、与平时的相关资料共享;小组起步缓慢但做得细致;

采访者:跟进协作者Heaven

受访者:储丹--北京的同行者共学小组发起人之一

(储丹:“我和其他两个人共同发起,但现在小组的运转非常有秩序,大家都在分摊里面的活,我们算是积极的推动者吧,不是组织者的角色,它的规则和内容已经交给小组本身去做运营了。”)


Heaven:你们小组现在运行的状况是怎么样子的?

储丹:我们小组现在有9个人,分布在5个时区,正好是五个国家。我们其实聚一次的机会特别少,我们现在是每3周1次,每次共学所有人全部参与到除此之外,平常会在群里面学习善导发的工具书和大家在各个地方看到的有关协作、参与式还有工作坊设计相关的资料。


运行到现在,有些人开始对外分享,然后有一个人咨询想要参加小组,而他也能认可我们当时制定的规则和价值观,我们批准了。小组在慢慢用“信”的方式去吸引周围的人,我们都觉得做这样的事挺开心和顺畅的。


Heaven:你们在前期你们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什么经验可以帮助这个小组打下很好的基础?


储丹:1. 大家都在做类似的事情、有类似的困惑,有关心的议题(关注社会创新,希望能把协作运用于社区建设),总能提溜出来几个人吧。


2. 我们(几个发起人)刚开始做了蛮多准备工作,自己去学习,了解这个领域的内容。然后当我们再发出我们的邀约的时候,他们感觉到这是很认真的,有准备的,所以他们蛮信任我们,觉得应该不是只是搞个兴趣小组的样子。


3. 我们邀约完,发了报名表,附上了对大家困惑的回应。大家参与的个人动力是有的。发放问卷之后,我们发起人还对报名者做了一对一的沟通。最后我们小组就聚齐了几个人,人数和预期差不多。


4. 在第一次聚会,我们几个发起人带着大家把小组所需要的一系列机制和规则做好了。不是我们抛出一个东西让大家同意,而是整个产出是由大家一起做的,都是大家投票的。每个人都投入其中,觉得这个东西是自己的并且做出了承诺,然后大家就按照这个机制一直往前走就好。


5.这个群比较有安全感,真的是在共创的小群,他们觉得这种氛围很好。氛围的营造在于初期共同价值的探讨,这些我们共同认可的、觉得重要且可以实现的价值好歹像灯塔一样地在放在那里。


Heaven:我听到,来的人蛮认可这个事情,对这个事有准备和了解,同样包括你们在去招募小组的时候也做了满充分的准备:包括发出邀约,填报名问卷,还有在机制的运行上面。


Heaven:你在这个过程里面有没有遇到一些挑战?

储丹:可能就是个人层面的挑战。在技术上,我们现在的协作还是不成熟比如说我去带大家去协作一件事的时候,我会觉得我只能按照流程来走。可能在当下的状态用那个流程已经做不好了,但是我的脑子没有办法按照当下状况去调整。小组成员在带领的时候也遇到过相类似的情况和感受,我们都觉得需要多练习



再次感谢这些宝贵的经验分享!

更多了解“O计划”,请点击此处



阅后举个爪,让彼此看见更多



读完文章的你,有什么感受或思考吗?

关于O专栏,你还期待看到啥?


有什么别的想说的,都欢迎文末留言告诉我们哟~

可以用 #发起人 / #小组成员 / #协作者 开头

又或者 # “你的组名”开头

(我们将收入进“O专栏”文章)


期待你或你们小组的blingbling时刻!


文字:嬷嬷

访谈整理:嬷嬷/至立/萌龙

编辑排版:嬷嬷

配图:O计划的小组伙伴们、道道




更多O计划专栏文章

O专栏 | 确认过眼神,你也是对协作满是好奇却一脸懵逼的人……

O专栏 | 如何协作一场互动的线上讨论

O专栏 | 协作时尬场了怎么办?

O专栏 | 协作者手记:和不同特质的伙伴共学协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协作者后花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